元宵節即將於周日登場,今年睽違23年的「台灣燈會」在台北舉行,為年節尾聲增添炫麗的氛圍。前市長柯文哲於2019年因市民i-Voting的環保團體提案而取消發送燈籠,今年交通部購置8萬個燈籠在燈會現場應景。地方政府已行之多年的環保觀念的先驅作為,沒想到竟遭中央部會無腦破壞殆盡,無視提燈無論電池或材質產生大量不可逆的危害環境的問題,諷刺的是,難道2050年的淨零排放國家政策目標只是淪為口號?!
今年市議會研究室收到停發4年的元宵小提燈,原本以為蔣市長新人新政恢復發放,經議會研究室調查發現,原來是主辦單位交通部為「台灣燈會」特別購置8萬個燈籠,除提供各里長辦公室外,在燈會現場以及運用臺北通APP預約皆可領取。市府民政局表示,近年市民環保意識抬頭,市政府自2019年透過民眾i-Voting提案並且通過停止發送小提燈至今,因此,今年市府並無加製的打算。
汪志冰議員表示,台北市政府好不容易在台北市民維護環境的共識下,停發元宵節小燈籠已經4年,卻遭主辦燈會的交通部大手筆8萬個燈籠壓境,試想一次性的燈籠將產生8萬個電池,再加上這次燈籠材質屬「不可回收」塑料合成紙,衍生大量廢棄物,更何況廢電池含有汞、鉛、錳、鋅等重金屬,不但將造成健康的威脅也會嚴重汙染環境。汪議員痛批,民眾歡慶元宵節的同時,中央部會對環保的意識認知竟完全狀況外,做了最壞的示範!蔡英文總統於2021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宣示,2050淨零轉型是全世界的目標,也是臺灣的目標。反觀台北市去年6月22日三讀率先全國通過「台北市淨零排放管理自治條例」,同時也是全國第一座元宵節停止發送免費提燈的城市,兩相比較,中央的環保政策仍然只是停留在口號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