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台灣對於身障者權益保障意識抬頭以及準備步入超高齡社會,對於無障礙設施的需求逐漸升高,所以現今在公共場域設置行動不便者使用設施也越來越普及,目前為讓行動不便者上下游泳池方便大多會設置「無障礙斜坡道」或「泳池升降椅」,台北市議員汪志冰調閱資料發現,北市對外營業的泳池仍有3成6、高中以下學校更有8所未設置相關設施,且學校均有設置特教班或身心障礙班等於變相剝奪了身障學生的使用權益,教育局、體育局應針對北市尚無設置無障礙設施的泳池進行規劃及勸導,以提供行動不便者可及性、友善性的運動環境。
台北市身為首善之都應積極落實身心障礙者平權,打造無障礙友善環境,游泳這個運動項目相較許多陸地運動來說有較少的運動傷害,水的阻力讓動作變緩對復健來說也是非常好的選擇,也有許多泳池針對老年人和身障者開設相關班級,北市截至2月底統計65歲以上老人人口504,028人、身心障礙人數扣除65歲以上為59,851人,兩者總和占全市人口近四分之一,在「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第16條第二項中規定”公共設施場所營運者,不得使身心障礙者無法公平使用設施、設備或享有權利”,故泳池必須設置無障礙設施有其依據,若沒有無障礙坡道和升降椅行動不便者根本無法自行上下泳池,還需要他人的協助,等於無形之中排拒了行動不便者。
汪志冰指出,全台北市對外開放營業的游泳池共有50座,18座未設置無障礙坡道或升降椅占比3成6,其中7座還是公務機關的管轄附屬設施如中央研究院綜合體育館游泳池、公務人力發展學院福華國際文教會館游泳池等,另外也發現北市高中以下學校有附設游泳池共125所,但其中8所學校泳池未設置無障礙設施分別為北投區的復興高中、關渡國小、清江國小,士林區的天母國中、士東國小,以及大同區太平國小、中正區成功高中和大安區大安高工,以上各校均有開設身障類資源班,身障學生人數總計431位。
汪志冰建議,教育局和體育局應先針對7個公務機關及8所學校盡速進行規畫,其餘私人營業泳池積極進行勸導,也應公布相關資訊以利民眾參閱選擇,依據法令身障者至泳池免收取門票但卻不能如常人使用設施的委屈,相關局處應儘快予以排除。